肺炎在中醫屬於咳嗽、喘咳、風溫等範疇。在治療時十分著重不同階段的用藥。綜合本港四十多個病例,此病會出現惡寒、咳嗽、發熱、喘氣、喉嚨痛、乏力、疲倦、有痰、肌肉酸痛等不同的症狀,但每個病例所出現的症狀組合(症候群)都未必一樣。同樣地,中醫在治療時也是因人而異的。
中醫在針對咳嗽的初期,有以下簡單分型:
風寒襲肺
表現:惡寒發熱、肌肉酸痛、氣喘、少痰
治則:宣肺平喘、發散風寒
常用方劑:小青龍湯、桂枝湯、麻黃湯
痰熱壅肺
表現:痰多、痰黃黏稠、發熱、面紅耳赤、出汗
治則:疏散風熱、清肺化痰
常用方劑:普濟消毒飲、桑菊飲、清肺飲
痰濕蘊肺
表現:痰多、痰稀白、發熱惡寒不明顯
治則:袪痰除濕
常用方劑:三子養親湯
上述僅列出疾病初期的基本治法,但武漢肺炎如果病情突然惡化,演變到中期階段、嚴重階段或恢復階段,所用的中藥也是完全不同的,臨床上需辨證論治。
面對疫症,大眾應加強自身抵抗力預防感染,以下列出一款時令湯水,適合大部份人群飲用:
《防疫素湯》
紅蘿蔔 一條、枸杞子 15克、紅棗 6粒、鮮淮山 1條、乾百合 20克、腰果 50克
做法:
1. 紅蘿蔔去皮切件備用。
2. 鮮淮山去皮,切件洗淨備用。(可用乾淮山取代,乾淮山則用大約20g,泡浸15分鐘後洗淨備用)
3. 乾百合、枸杞子、紅棗洗淨瀝乾備用。
4. 湯鍋放入8碗水後放入紅蘿蔔、鮮淮山及腰果,以大火加熱至水沸,再保持水沸15分鐘。
5. 加入乾百合、枸杞子和紅棗,轉細火或中細火,蓋上鍋蓋,再煲30至40分鐘。
6. 加入適量食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