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認為,傳統中醫適合治療慢性病。執業中醫師李桂蘭昨日表示,中醫只能治療慢性病是認知偏見,事實上中醫也能治療急症,特別是針灸療法,屬於一種外治法,利用針刺或艾灸,刺激人體表面穴位,以便起到疏通經絡、行氣活血等作用。
李醫師指出,只要突然發作、來勢凶猛、需要立即處理就算是急症,中醫可以治療某些急症,然而,很多人都認為,慢性病看中醫,急性病看西醫,所以覺得中醫不能治療急症,這種看法可說是一種偏見,畢竟古代中醫就治過急症,早就累積豐富經驗。
李醫師指出,張仲景《傷寒雜病論》記載如何治療急性熱病,甚至記載使用白虎湯、承氣湯、白頭翁湯、烏梅丸、茵陳蒿湯等中藥方治療患者。另外,中醫針灸相當適合用來治療急症,比如患者出現急性胃痛,適合用梁丘穴治療,哮喘發作可以用耳針治療。
此外,點壓少商穴可以改善呃逆、點壓內關穴可以止嘔吐、點壓太陽穴可以改善頭痛、點壓天樞穴可以緩解便祕等。又以合谷穴為例,針灸此穴位可以疏風解表、清熱鎮痛,適合用於外感病、熱病、痛症等病症;再以太沖穴來說,針灸此穴位有助疏肝理氣、調經止痛、清肝解鬱,適合用於婦女經閉、痛經、帶下、月經失調、不孕等。地機、血海、關元、氣海等穴位,也適用於治療婦女痛經、月經失調。